9月1日,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消费电子公司苹果的供应链数据显示,利用巴西和印度工厂并未降低苹果对中国的依赖。苹果供应商——芯片、铝壳、连接线、电路板等零部件厂商——也越来越集中到中国来。数据显示,2015年时其所有供应商的厂址有44.9%在中国,2019年已升到47.6%。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没什么地方有这样的基础设施,能够每天制造出60万支手机。”旧金山供应链公司Fictiv的CEO达夫·埃文斯表示。
我们看到之前所谓的苹果对中国的依赖症的减轻,甚至有可能将工厂迁出中国的很多新闻都开始被打脸了,最核心的关键节点就是中国可能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市场。
首先从产业的角度来说,中国拥有着一个非常强大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背后实际上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逐渐完善,我们逐渐拥有了非常强大的工业制造业体系,这个工业体系不是简简单单的盖个工厂,引入几条流水线那么简单。而是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产业上下游生产体系,也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实现了非常成功的产业集聚,比如说在中国的广东地区就有很多以一个产业为核心的镇,甚至于整个城市都是以某一类产业为核心,正是因为这种产业集聚,让大量的人才可以在产业中诞生很多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实际上是在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长期积累过程中形成的。
这种产业核心的工业体系是大部分国家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所难以具备的,是经过非常长的时间和非常大的产业纵深,所共同形成的特殊的产业体系,这种产业体系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短时间内,将产业上下游的各个力量全部调动起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比如说苹果可以在中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它所需要的苹果手机,但是换任何一个国家,即使能够做到,也要花费远超过中国的成本。根据启信宝的数据,即使仅仅是苹果的一个代工厂商富士康的上市部分工业富联对于苹果来说都是一个超级庞大且无可替代的体系。
其次,中国有着无可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相比于完善的工业制造业体系来说,中国在人力资源上面的优势无疑是更加明显的,众所周知,中国是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而且随着中国这些年来教育的快速普及,我们拥有了全世界上非常很见的,大量的受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群。曾经订顾客就说过一句话,虽然苹果的生产线可以搬到其他国家去,但是苹果难以在其他国家找到那么多符合苹果要求的优秀工程师,这么多的工程师来解决苹果生产中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在中国能够做到。其实这就是中国非常核心的竞争优势,一方面中国有着非常大的人力资源和人口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人力集中起来,培养大量有能力有技术有知识的高级工程人员,但是其他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一点。
第3则是中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工业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让企业可以几乎不用耗费太大的成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构建起一套异常标准化的生产线,但是如果比如说把这个设施放到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就会发现可能这个国家的某个地区连电力供应都解决不了,更别提说什么其他的工业基础设施。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在中国几乎是无法离开,正是因为中国拥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而且这个地位正在随着时间的增长正在不断增强,所以中国对于苹果来说可能真的无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