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顾名思义,目的在“消费”。但使用过程中,消费券“难消费”的问题,也一定程度存在。
有消费者反映,消费券市里发,区里也发,各个区的政策还不一样,这个区的消费券过了一条街,就不能用了;
有的消费券标明“部分”商家能用,但到底是哪“部分”,却语焉不详,让人不知往哪花。
还有人说,不少消费券门槛太高,想买杯奶茶、吃个简餐,达不到满减要求,不如小额券来得实在,等等。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抢消费券时定好闹钟、“虎视眈眈”,用消费券时困难重重、无处下手。
发放消费券,原本是助推消费、提振信心的一大“利器”。这一“利器”用好了,才能促进消费回补,为实体经济输送新鲜“血液”;而要是以为发到消费者手里就完事了,不能转化成拉动消费的“真金白银”,卡在这“最后一公里”上,消费券就成了“无用券”。
有消费者担心,消费券林林总总,別成了样子货,看上去很美,其实是好看不管用的“谎花”。
消费券的目的,其实是要为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创造良好环境。刺激消费,与改善民生,两者是相互促进、互为一体的。如果眼睛只盯着群众腰包,只顾着刺激消费,不考虑群众的需求点,这样的设计即使能带来短暂效益,也不会发挥长久功效。像领券者不知“从何下手”、线下商家搞不懂消费政策、发券者摸不准群众需要,等等问题,一旦出现,消费券的拉动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先前“惠民惠企”的精心设计、大力宣传也就成了无用功。
消费券使用越简单,刺激消费就越容易。要做到这一点,恐怕还得在精准上下点功夫。比如,杭州的消费券,政策设计非常精准灵活,覆盖面广、分类合理、使用方便,从大型商场到街边小店,哪都能用,每发放1元消费券,就能带来3.5元新增消费。可见,消费券的发放,不在于数量多,关键在于能不能用得上。摸准群众的真实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制定完善政策,才能让消费券既好看又好用,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各地完全可以根据本地产业和居民消费,探索“一城一策”,也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分类施策。比如武汉面向低保、特困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设置约1800万元的专用消费券,实行定向发放。也有地区探索提出对低收入群体和疫区民众直接发放现金券,因为对这部分群体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消费,而是保障生活的基本需求。这些针对特殊群体的补贴发放,更细致、更具体,为部分群众解了燃眉之急。
所以,各地在忙着发放一波又一波的消费券之前,不妨先好好做一做功课,多听一听消费者意见,研究研究怎么分级分类,哪些特定行业需要定向投放,如何拉开时间段、多周期阶段性发放,等等。避免“大水漫灌”,做好“精准滴灌”,改善发放和使用模式,消费券使用效率、拉动效果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毕竟,把消费券发到人们手里不是目的,让消费活起来才是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