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万亿元、47.88%,这两个数据分别是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托行业投向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的资金规模以及占比。两年前,2018年二季度末,投向这两个领域的资金信托规模占全部信托资金余额的43.8%。此前,银保监会信托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行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不含房地产业)的信托资产余额13.33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的62.65%。
分析认为,自2016年以来,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资金占比一直在提升。尽管自身面临着多重压力,信托公司仍然发挥自身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多元化金融服务。当前,信托业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
工商企业信托余额占比增长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资金信托为17.66万亿元,同比2019年二季度末的19.05万亿元下降7.30%。从资金信托在五大领域的占比来看,工商企业以31.51%的比重稳居第一。
具体来看,资金信托流向工商企业有5.56万亿元,比2019年二季度末的5.61万亿元下降0.89%,环比一季度末的5.48万亿元增长1.46%。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工商企业资金占比分别为30.98%和31.51%。从2016年一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信托资产投向分类的规模及其占比来看,过去四个季度工商企业信托余额占比也在持续上升。
信托业正为更好地服务于工商企业而不懈努力。但同时需注意,资金信托流向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的规模在减少,2020年二季度末为2065.29亿元,比2019年二季度末的2229.51亿元下降7.37%,环比一季度末的2197.19亿元下降6%。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认为,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国家战略,我们既要加快传统制造业结构升级,又要不失时机地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下半年,信托业应强化服务意识,增加对制造业及新兴技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来落实监管部门提出的支持制造业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政策要求,为工商企业提供更切合实际、更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
抓住基础产业新机遇
通常来说,基础产业信托规模会受到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控制等相关政策的直接影响。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较大,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二季度的基建投资量逐渐上升,如2020年二季度末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资金信托规模为3395.70亿元,比一季度的3207.99亿元增长5.85%,显示了信托行业对基础设施部门的资金支持。
近两年来,基础产业信托规模超越金融机构和证券投资成为资金信托投向的第二大领域。2020年二季度末,资金信托投向基础产业的余额为2.89万亿元,与2019年二季度末持平,比一季度末的2.88万亿元增长0.35%。可以说,这种支持力度并未因资金信托余额下降而递减,信托业推动信托资源向基础产业集聚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一个创新频出的科技时代,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是动态演进的,蛛网般的地铁线、高铁线不断夯实城市群生产率提升的基础,而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面,是方兴未艾的投资领域。”殷醒民说,信托公司可以联合政府部门和其他金融机构,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或其他创新型的投资工具,着眼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三季度、四季度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信托将保持上升态势,将更好发挥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在全面恢复经济运行中的“垫脚石”作用。
不断探索新投资方式
服务实体经济是信托业的最基本要求。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也是信托公司不断精进业务技能、根据实体企业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殷醒民建议,信托公司自身应当加大补短板的力度,不断探索新的投资方式,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中急需资金的实体部门提供项目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在实践中丰富固有资产的投资模式。比如,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信托公司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各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金融模式,不断进行信托产品迭代和服务创新,促进服务中小企业质量从量到质的提升;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可以与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所需要的资金需求相结合,着眼于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所形成的基础产业资金需求,这也是信托业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