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五大幅升值639基点后,本周一(1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调降594基点至6.9292元,延续了新年以来的“过山车”行情,不过年初至今人民币汇率总体仍呈现企稳升值态势。
机构分析认为,近期人民币企稳主要归因于美元阶段性走弱、国内经济短期企稳、离岸市场流动性紧张及监管层维稳汇率等,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波幅明显上升,体现出央行通过中间价引导汇率趋稳、扭转人民币单边贬值、防范金融风险和资本外逃的意图。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期面临分化和调整,此前的单边贬值格局被打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以双向震荡为主。中期而言,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仍存在贬值压力,汇率双向波动将进一步加剧。
人民币汇率玩“过山车”
新年伊始,人民币汇率上演“过山车”行情。
年初头两个交易日(1月3日、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接连下调128基点、28基点,并再度失守6.95关口。就在市场担忧人民币汇率即将“破7”之际,市场又上演惊天逆转的一幕,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19基点,重回6.93附近;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更大幅调升639个基点至6.8668,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升幅;两个交易日该中间价累计上调858基点或1.2%。而在人民币前收盘价下跌与美元指数反弹的共同影响下,本周一(1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又大幅调低594基点至6.9292元。
近期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同样出现大幅波动,离岸市场的暴涨暴跌尤为明显。在岸方面,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大涨668个基点报6.8817,创近一个月新高,并刷新了去年2月15日以来的最大涨幅纪录;离岸方面,1月3日以来,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三日大涨,4日、5日分别飙升926基点、776基点,盘中一度升破6.8一线,导致离岸和在岸价差倒挂1000点,且两日内合计升值幅度达到2.45%,创2015年8月汇改以来连续两日最大升值幅度。
随后的1月6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均大幅回吐前两日涨幅,当日在岸人民币大跌413个基点至6.923,离岸人民币跌幅更超过600基点,重新逼近6.85。1月9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价报6.9344,较上一交易日跌114基点;离岸人民币跌246个基点报6.8734,盘中最低触及6.8898,逼近6.89关口,但两岸价差仍倒挂逾600点。
总的来看,过去5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波动幅度达858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达945基点,离岸人民币波动幅度更超过1900个基点,波动明显加大。但年初至今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企稳升值态势,其中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值140基点,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升值逾100基点,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升值逾900基点。
监管层维稳意图明显
市场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打破单边贬值走势主要归因于美元阶段性走弱、国内经济短期企稳、离岸市场流动性紧张以及监管层维稳汇率,而201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波幅明显上升,体现出央行通过中间价引导汇率趋稳、扭转人民币单边贬值、防范金融风险和资本外逃的意图。
综合机构分析,近期人民币汇率企稳升值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美元阶段性走弱是关键因素。继1月3日触及103.82后,美元指数继续上升动力不足,且4日、5日美元指数接连大跌,盘中最低下探101.30,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短期企稳。其二,中国经济短期企稳,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稳健,国内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2016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9%,较11月跃升1个百分点,创下2013年1月以来的新高。其三,离岸市场人民币利率大幅走高,导致近日做空人民币成本高企。从2016年底开始,流动性紧张导致HIBOR利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香港人民币HIBOR隔夜利率从2016年12月29日的7.46%大幅飙升至2017年1月5日的38.34%,创去年1月12日以来新高,而HIBOR利率大涨后做空人民币的成本大增,空头纷纷撤离,离岸人民币迅速升值。其四,近期政府通过强化一篮子锚货币及加强外汇管制影响了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2017年1月1日新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生效,单一货币变动对CFETS人民币指数的影响减弱,促使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有利于保持指数走势的稳定;此外,2016年11月以来,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大额对外支付、人民币贷款等方面的监管措施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