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方向,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境,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将走向何方?围绕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机遇与挑战并存
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必要性。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永琦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运行中,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日益增强。虽然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性质以及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改变,但是美元体系中存在的风险日益突出,对各国优化安排外汇储备结构产生了一定的警示。因此,当前的国际环境凸显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发展机遇,特别是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地位将会有所提升。当然,国际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严峻挑战。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罗尔夫.朗哈默尔(Rolf Langhammer)表示,随着低增长和持续性通货膨胀的到来,世界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或滞胀期。这有损全球贸易的发展前景,导致更多的“脱钩”,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欧洲一些跨国公司担忧,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可能使在中国投资的风险变大,这也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国际贸易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力量。比利时智库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莉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o)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提出了国际货币的四项关键特征,即交易媒介、价值贮藏手段、记账单位、延期支付标准。人们可基于这四项关键特征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出口经历了快速增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伴随着自2020年第三季度经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处理的跨境支付的持续增长。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占比升至第4位,超过了日元。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了数字人民币发展的紧迫性,而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也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然而,加西亚-埃雷罗表示,虽然人民币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使用规模显著增长,但相较于中国经济体量而言,人民币使用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未来的发展思路,冯永琦认为,首先,要聚焦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支撑中国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本身并非目的。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民币如何获得广泛的境外市场需求,提升境外经济主体持有人民币的意愿,特别是“第三方”对人民币的需求。再次,要重视国际货币权力问题,货币问题不仅涉及经济利益,还伴随着权力的存在。货币的国际化也自然会涉及和影响原有的国际货币权力关系。最后,要高度重视国内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性作用。
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冯永琦表示,从具体措施来看:第一,要努力增强国内金融体系的韧性,提升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货币国际化的本质取决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构建发达的、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国内金融市场,增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要稳妥推进高质量的资本项目开放以及金融业的制度型开放。在国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以及市场化的宏微观审慎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稳健推进关键领域的资本项目开放。同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增强金融监管能力,逐渐实现金融业从通道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转变。第三,加快建立国际社会公认的、安全运行的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通过不断加快与其他国家支付系统的连接,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增强中国国际支付系统的独立运行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第四,在美元体系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为了摆脱甚至颠覆美元体系,而是为了降低该体系带来的风险。在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经济政治因素,争取更多的机会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