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又停气?欧洲用能成本快速上涨
75个基点加息概率再度超过加息50个基点
原油总持仓量延续下降趋势
政策推动新型储能热度攀升
万华化学120万吨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获核准
【又停气?欧洲用能成本快速上涨】
8月19日,运营公司宣布“北溪-1”天然气管道唯一一台仍在运行的涡轮机将从8月31日起停机检修三天,在此期间“北溪-1”管道将停止供气。
赵渤文认为,从能源价格来看,欧洲地区天然气价格继续攀高,电价创历史新高(其中德国电价突破700欧元/兆瓦,约合4.76元/度),碳配额期货价格创历史新高。“断气”的威胁被高温干旱进一步放大,欧洲地区气价、电价、碳价三者互相作用,交织上涨下,该地区用能成本快速上涨。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预计欧洲地区能源短缺仍将持续;而该地区用能成本高企之下,工业生产必将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关注工业品货源流动情况。
【75个基点加息概率再度超过加息50个基点】
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从昨日的41.5%升至55%。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到9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45%,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55%;到11月份累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17.3%,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8.8%,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33.8%。
刘新伟分析,近期因美股再度下跌引发市场担忧情绪,美联储9月份加息75个基点概率上升至55%,超过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在7月份美国CPI数据公布后一段时间,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一度超过加息75个基点概率。美联储加息进程事关未来市场预期,过快加息会引发市场担忧情绪,同时也会滋生结束加息转为降息的预期。对大宗商品来讲,美联储加息利空需求,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抑制。
【原油总持仓量延续下降趋势】
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数据显示,截止8月16日,WTI原油期货总持仓约为155.7手,比前一周减少1.3万手,WTI原油总持仓量延续下降趋势。
赵颖分析,原油持仓量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盘面流动性减小进一步加剧了油价大幅波动。而从更长时间周期看,总持仓量已经从2021年6月份的251万手水平下降至当前的156万手左右水平。此前我们一直提示过,持仓量与原油价格背离下,原油价格中蕴含着较大的泡沫,随着宏观层面影响逐步放大,原油价格中泡沫将逐步被挤出。6月份以来,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宏观层面对于油价的挤泡沫效应。展望未来,随着美联储加快紧缩流动性及欧美衰退交易升温,预计原油持仓量仍将继续下降,需警惕投机资金撤离可能进一步放大油价的下跌趋势。
【政策推动新型储能热度攀升】
今年以来,新型储能政策利好密集发布,企业加码布局,赛道竞逐升温。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我国能源转型不断加快,“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应用前景广阔。
张凤分析,在“双碳”背景下,未来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体系将在能源和电力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具有不稳定性、无法大规模储存的特点。因此,为新能源体系装备一个大型的“充电宝”,将是新能源体系建立的重要一环,而“充电宝”就是指储能环节。我国储能环节中近90%为抽水储能,抽水储能的成本较低、使用年限较长,但只能在水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合适的地区使用,发展新型储能成为了大范围内使用新能源的重要基础。目前,电化学储能是业内认为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储能,其中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钒液流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使用成本低、技术相对成熟特点是目前及未来5-10年内市场上的主流储能方式。
【万华化学(600309)120万吨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获核准】
万华化学8月22日下午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同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
李训军认为,“十三五”以来,我国聚烯烃行业规模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产能规模不断增加,但是结构性矛盾也逐步显现,高端聚烯烃的进口依存度依然较高。202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中特别强调,要重点突破高端聚烯烃,因此高端化、差异化将成为我国聚烯烃产业的升级方向,而拥有高端聚烯烃生产能力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此次万华化学120万吨乙烯装置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体现了企业“基础+高端”的发展方向,对于优化和丰富中国的高端聚烯烃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当前万华化学已经是全球异氰酸酯行业产能领先、市场份额领先、技术领先的领军企业,随着120万吨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获得核准批复,其在C2C3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也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文章转载及建议敬请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