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溟(经济学博士,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欧元美元汇率再次跌破1,而且创下20年来最低。欧元区相比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增长乏力、结构性问题丛生,叠加市场对其区域内经济失衡带来的碎片化风险的担忧,是欧元汇率大跌背后的基本面原因。欧元区通胀压力高企、能源危机阴霾笼罩、欧美货币政策的分歧以及俄乌冲突、意大利政局不稳等风险,是拉低欧元表现的直接诱因。美元指数近期强势抬升,是导致欧元兑美元汇率跌破历史低位的技术面原因。
短期来看,欧元或许出现技术反弹,但整体而言大概率将继续承压。从内因来看,无论欧洲央行在进取加息以抑制通胀与温和紧缩以呵护增长之间如何抉择取舍,均会左右欧元走势,但考虑到能源短缺问题持续、通胀飙升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依然存疑、从负利率起步加息等等因素,留给欧洲央行施展超预期货币政策以引导市场曲线的空间并不大。从外因来看,欧洲经济金融周期滞后于美国,美元曲线仍有向右端上升的动力,而美联储如果继续采取鹰派立场激进加息,欧洲央行加息步伐很可能难以同步跟进,息差和美元资产的“避风港”属性都将推动美元兑欧元继续保持强势地位。
中长期来看,欧元汇率走弱对刺激欧元区出口作用不大,进口价格上升却可能进一步推高下游企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居民部门的生活开支,抬升欧元区滞胀风险和技术性衰退概率,成员国经济将日趋分化、国债利差将走阔、离心趋势将加强,削弱欧元区竞争力和全球地缘政治话语权。同时,货币当局可能忌惮过于激进的加息将提高欧元区融资借贷成本和碎片化风险,引爆债务风险。可以说,欧元区表现很可能持续受到区内经济基本面疲弱、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受阻和国际竞争力不断下行的拖累。
与欧元区相比,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的弹性和幅度加大的新常态下,背后依托的诸多积极因素将长期存在,并反映出中国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促改革各任务之间的成功实践与有效平衡。
其一,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企稳复苏态势,政策扶持边际强化效应明显,内生增长动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足、韧性强、潜力大,就业与物价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基本面好、基本盘稳、基本大局佳;
其二,我国外汇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政策措施紧密协调、有机联动,确保货币政策自主性、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三大目标在动态均衡中得以实现;
其三,中国继续坚定不移地通过全方位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跨境资本加速流入,也支撑了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推升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吸引资金持续流入中国市场;
其四,目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保持稳定,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稳定,“逢低购汇、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保持稳定,来自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层面的资金流向和跨境收支保持稳定,基础账户顺差保持稳定,意味着人民币不存在持续单边贬值的基础。
其五,长期来看,我国在宏观上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重塑经济发展动力、挖掘结构性潜能,在微观上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能力和信心,在国际上主动参与跨国合作、参与建立秩序、参与设定规则,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必然带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和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必然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的、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市场化的、有弹性的、双向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