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稳健货币政策不仅有总量上的支持,也有结构上的特色。我们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堵点、难点,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用,持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说道。
易纲介绍,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23万亿元;授信户数近5400万户,是2017年末的4倍;今年9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较2017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
易纲表示,结构性工具可以分为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两种。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是长期性工具,目前余额是2.5万亿元。近年来,人民银行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均是阶段性工具,目前余额约3万亿元。
“这些工具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可以有序退出,实现‘有进有退’。”易纲说。
同时,易纲提到,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降准0.25个百分点,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我国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均保持较快增长。
易纲表示,近几年,人民银行通过降准来满足货币信贷增长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累计实施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大约8%,共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比较稳固。
绿色金融方面,易纲提到,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金融领域绿色发展。
“这项工具坚持市场化原则,支持金融机构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碳减排技术等三个重点领域的企业提供贷款。除资金支持外,碳减排支持工具还要求金融机构计算和披露贷款所带动的碳减排量,这对引导绿色理念、推动碳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易纲表示,截至今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