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不断提高对日本货币政策转向预期之下,1月18日,日本央行决定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点-0.1%,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附近,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不变,并未如此前市场猜测那样再度调升日债浮动区间。这一决定也引起国际资本市场的反应。决议公布后,截至午间,日经225指数日内涨幅达2%;美元对日元短线快速拉升,升破130关口,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跌至0.497%的水平。
【资料图】
国际资本市场之所以关注此次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还是源于去年12月份,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将收益率区域控制上限从-0.25%至0.25%扩大至-0.5%至0.5%。这一改变被市场理解为日本宽松政策将发生改变的前兆。由此也引起日元升值和日本股市大幅下跌。此前,日本长期奉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日元成为国际避险货币,也使得国际资本将日本作为长期资金的主要提供方而大量贷款。如果日本货币政策发生变化,自然会影发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因此,目前很多投资者都对日本是否会推动货币政策转向予以特别关注。
在近年来疫情持续和地缘风险加剧的情况下,日本同样受到全球通胀的威胁,因而从理论上具有调整货币政策的依据。特别是在美联储、欧洲央行相继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开始按照不同节奏加息之后,日本央行与欧美之间的政策差距已经逐渐拉开,在2022年不断推动日元的持续贬值。对日本经济而言,日元贬值并未像此前那样刺激日本对外出口增长,反而因为能源价格高企增加了日本进口金额,使得日本出现多年未有的贸易逆差,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根据日本内务省公布的数据,2022年11月份,日本总体CPI涨幅为3.8%,不含生鲜食品价格的核心CPI较上年同期上涨3.7%,创下了40年新高;也连续多个月高于日本央行2%的核心通胀目标。正是日本通胀水平长期维持高位,使得外界认为日本将跟随欧美改变延续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因如此,在日本坚持其宽松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国债遭遇大量抛售,使得日本央行几乎成为日本国债的唯一买家,使得其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日本收紧货币政策,并不能缓解外界对日本经济前景的担忧。1月18日,日本央行调低了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了CPI的预期。日本央行预计2022财年GDP增速1.9%,此前预期为2.0%;预计2023财年GDP增速1.7%,此前预期为1.9%;预计2024财年GDP增速1.1%,此前预期为1.5%。日本央行在下调2022、2023、2024财年GDP增速预期同时,还上调2022和2024财年核心CPI预期中值。通胀的“粘性”和经济的低迷,使得日本央行“骑虎难下”,既失去了继续宽松的理由,又不愿加息而伤害难得出现回升的经济。随着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任期将至,外界猜测央行行长的更换可能是日本央行改变政策的一个契机。
但这种政策改变更多的可能是带来市场的“惊吓”。目前资本市场与日本央行的博弈仍在持续,因为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退出量化宽松已是势在必行。为了捍卫“无限量购债”的承诺,去年10月,日本央行在债市的持续扫货,70%的10年期国债都由日本央行持有。而在去年12月20日突然调整YCC浮动区间至0.5%后,日本国债市场的运作越发扭曲,投资者在日本央行将退出量宽的预期下加速抛售日债,日本央行则不得不继续大幅买入以捍卫YCC政策。受此影响,日本央行在1月稍早的仅仅四个交易日内就购买了约12万亿日元。据业内预估,1月刚刚过半,日本央行在日本国债市场的份额已跃升至53%。彭博预估,按此速度,日本央行一年之内就会买下所有日债。就此来看,日本去年12月放宽YCC控制上限,不仅没能缓解压力,反而更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投机。
对于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日本央行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将持续带来影响。现在,日本迟迟不改变政策并不能缓解担忧,不确定因素的延续更令人不安。有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日本央行持续“捍卫”其宽松政策,市场的反应甚至还有可能会更大,因大量在决议前提前押注的投资者,可能会急于解除他们基于对政策转变的预期而建立的头寸。这将导致日元再次回落,势必拖累新兴市场国家。1月18日,在日本央行维持超低利率不变后,美元兑日元大涨2.5%,给亚洲新兴货币带来进一步压力,泰铢领跌,盘中一度最多下跌0.6%。
如果日本央行改变货币政策,其带来的后果也并不轻松。一方面因利率上升而导致日本股市再次承受压力;另一方面,其政策转向并不能阻止日本国债短期被抛售。有分析认为,日本央行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引发日元和长期日债收益率的急剧上升,因为这将助长市场对短期内超宽松货币政策结束的预期。摩根大通预计,日本政策转向可能带来日元升值4%到5%,这将吸引国际资本回流日本,加剧全球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对于与日本经济贸易联系紧密的中国、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而言,也会带来汇率的波动,影响到当地的金融市场稳定。
就今年的形势变化而言,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日本货币政策的是否转变、何时转变,将是2023年全球金融领域最大的“黑天鹅”,也是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政策因素。就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随着通胀逐渐见顶,美联储加息已趋于缓和,未来只是何时结束加息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放缓甚至出现小幅衰退;欧洲的情况也较为明朗,在俄乌冲突长期化的情况下,欧洲经济衰退的幅度会更深一些,其加息的过程和力度也会更为缓和。在中国而言,为推动经济恢复,货币政策会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推动边际宽松。在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趋势明朗的情况下,日本政策变化则变得难以琢磨,特别是去年12月日本放宽收益率曲线上限的“意外”之举,更令市场担心其会采取出人意料的方式,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吓。
最终分析结论:
日本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并不能缓解通胀和经济衰退的压力,更因政策不确定性引起市场的担忧,因而成为2023年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无论其是否改变政策,何时改变政策,都会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困扰和影响。特别是与之联系紧密的亚太周边国家,更会受到其政策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