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佳北京报道
3月3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就货币政策、金融风险管控、利率水平和通胀等相关热点话题做出一一回应。
易纲表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近年来人民银行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币值稳定。
(资料图)
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上,央行推出了适度的货币政策,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绿色金融。同时,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下一步,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易纲称。
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成果
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货币政策非常重要。
易纲表示,近年来货币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总量上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为保住小微企业市场主体,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2018年以来,央行累计1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11万亿元,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二是利率政策要以国内经济问题为主,保持实际利率的合适水平,适当降低融资成本。“2022年,全球通货膨胀之高,世界主要央行都在大幅度加息,我国央行利率不增反降,两次降低利率幅度在20-50个基点。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降了两次,整体融资成本下降,这是支持实体经济非常重要的方面。”
易纲指出,从融资成本上看,在支持小微企业上,2022年,央行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是4.17%,较2018年下降1.2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从2018年1月的6.3%下降到2022年12月的4.9%,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我们出台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在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保交楼方面,都是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重点还是继续强调这四方面。”易纲称,下一步货币信贷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
货币政策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
近期国内消费需求在加速复苏,面对通胀,刘国强判断,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的主基调。
“从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是可控,因为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供给比较充足,居民通胀预期比较平稳,具备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从更长时间看,外部环境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需求还在逐步恢复,虽然通胀的概率不大,但是不等于没有,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对通胀保持警惕。”刘国强表示。
在谈及是否会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刘国强介绍,截至到去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共有15项,余额约是6.4万亿元。这些工具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刘国强指出,下一步央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比如普惠金融领域。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
“当然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另外还有一些工具,也可以考虑和其他政策工具进行衔接。”刘国强如是说。
关于市场上普遍关心的降息问题,刘国强表示,2022年我国企业贷款利率是4.17%,创历史新低,今年央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是具体的政策工具怎么使用,要综合考虑,相机抉择。从目前来看,国内经济好转是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下一步央行将加强调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刘国强表示。
此外,刘国强指出,央行将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同时统筹国际与国内,既立足国内,调控有度,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加强预期管理,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金融风险收敛总体可控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做出部署和安排。
据易纲介绍,《金融稳定法》已经通过全国人大的第一次审议,央行将推动《金融稳定法》出台,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善始善终做好平台企业金融服务整改,加强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企业健康规范发展。
在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央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既保持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稳健运行,也切实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又防范了道德风险、严肃了市场纪律,形成正确的预期。
易纲指出,包商银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例银行破产案例。同时央行也平稳地化解了恒丰银行、锦州银行、辽宁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
“过去三年,央行支持地方政府发行5500亿专项债券,专门用于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金。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从600多家降到300多家,不少省份目前已经没有高风险机构。同时,央行精准拆弹,避免多家高风险集团轰然倒塌的风险,也阻断了风险扩散和传染。”易纲表示。
在整治金融乱象上,压缩“类信贷”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大约30万亿元,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有序推进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规范私募基金,深入整治金交所和“伪金交所”的风险。过去五年,累计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大约2.5万件。
在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上,目前全国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已加入存款保险,能为99%以上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总体看,中国金融业运行是稳健的,金融风险是收敛的,风险总体可控。”易纲强调,下一步央将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一起,对非法金融活动保持高压,压实各方风险处置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汇率“7”不再是心理障碍
尽管总体经济形势恢复向好,但我们也要看到进出口、外需还是比较弱,存在不确定性。
基于此,易纲表示,近年来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弹性越来越强,较好地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过去5年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大约为4%,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差不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过去这几年间,三次破‘7’,但短时间内又回到‘7’以下。所以‘7’不再是心理障碍,整体经济是稳定的,老百姓预期是稳定的。”易纲坦言。
“保持汇率的稳定非常重要。”易纲表示,“我国一方面要保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我国的汇率是有弹性的。总体看,人民币汇率还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有一些小的双向浮动也是市场驱动,而这种波动对经济是有好处的。”
面对2022年我国存款储蓄创下了新高,刘国强表示,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回归常态。
此外,在“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领域的成效上,潘功胜表示,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前期出台政策的作用空间和作用效果大大改善。近一段时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去年9-12月份,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2300亿元,同比多增4200亿元。四季度,房地产企业境内发债1200亿元,同比多增22%。2023年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超过3700亿元,同比多增2200亿元。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400亿元,同比增长了23%。
潘功胜强调,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较大,租购并举的发展模式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认真总结和吸取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会同相关金融部门抓好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