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第2周,美债实际利率迅速上行26bp至-0.15%,基本回到新冠爆发前2020年3月的水平;美元指数强势上涨1.29%至99.83。避险情绪逐渐降温之后,实际利率上升为美元指数的强势提供了持续的支撑。联储落后通胀曲线较多,5-6月的FOMC存在超预期收紧的可能。我们的定量模型预测5月底之前美元指数的高点可能在100-105附近。
美债实际利率去年7月见底,之后反弹回调再反弹,持续了大半年时间,期间直接影响美股长久期资产(成长股),间接影响A股赛道股。尽管逻辑上有间接影响,但实际利率不是A股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只要人民币汇率没贬值,A股的主要矛盾就在内不在外,在分子不在分母,在如何恢复经济预期重建市场信心。
实际利率对美股的影响也不是静态稳定的,像所有技术指标一样,因子影响是随环境和状态而动态变化的。另外实际利率和TIPS利率不完全一样,后者只是前者的观测指代,两者之间的差异,一是tips的流动性溢价,二是金融市场的通胀预期和真实世界的通胀预期异。学术界对实际利率的观测和建模也没有统一定论。
4月第2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小幅上涨0.08%至6.3644。人民币的短期交易拥挤度经两周迅速回落后维持在14%分位,看多情绪降温到低位。中美利差继续收窄,已经接近倒挂,人民币性价比下行至历史极低水平(4%分位),处在2008年以来的最低位置。
但中美利差倒挂只是一个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一个结果,并不能用来预测后续外汇的价格走势。中美利差的影响不能简单根据历史外推,这次利差和汇率已经持续背离两个季度,背后是经常账户盈余的持续支撑。疫情和战争改变了一些历史规律,货币和原油正朝着两个体系演变,改变了中国的长期出口份额和rmb的避险属性,可能会影响中美利差和汇率的相关性。
所以利差的具体影响还是要看汇率,中国出口没有明显转弱之前,人民币币值依然保持稳定,货币政策还能以我为主。根据EPFR数据显示,海外资金持续两周净流入中国市场(包括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现金流对人民币的中性偏利好。